認識同志:提升職場中的同志心理健康

日前,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公布了2023年台灣同志職場處境調查結果,顯示在職場中的同志對於出櫃與否普遍性地有所擔憂。然而職場幾乎是我們在出社會之後花費最多時間的場域,與主管、同事間的相處時間甚至遠超過家人,這幾年各個組織、單位開始重視多元共融與平等(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並在期許在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然而,員工的心理健康與職場制度、文化息息相關,提升同志在職場中的心理健康也成為近期受到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

職場中的同志處境

2023年台灣同志職場處境調查結果呈現仍有13%完全沒有出櫃,仍會擔心出櫃而面臨「41.6 % 影響職場人際關係」、「33.9 % 影響工作升遷或職涯發展」、「31.7 % 遭到同事或主管刻意刁難」。在職場環境氛圍中,也有表示「4.9%曾因性別氣質或裝扮受到不平等對待」以及「3.8%表示曾因性傾向(被揭露或猜測)受到不平等對待」。

在不友善的職場環境中,同志員工可能為了隱蔽自己的同志身份,避免出櫃影響就業狀況而犧牲自我的權益,例如:在員工旅遊無法攜帶自己的伴侶、結婚之後不敢請婚假…等。有些跨性別員工無法在職場中進行自己感到舒適的裝扮,尤其是在有穿著制服需求的公司行號中,類似的狀況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會直接地影響到工作權,然而也有許多跨性別曾提及在公司如廁的問題,被規定只能使用特定位置的廁所或無障礙廁所。

在制度面的影響外,同事間的相處亦是同志在職場環境中面臨的一大挑戰,身份的揭露可能導致同志員工被以異樣的眼光看待,言語或關係上的霸凌或排除,或特地職業的陽剛文化…等,皆有可能令同志員工在就業過程中感到不安或不適。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在職場中仍有許多時刻令同志員工感到困窘,甚至被迫揭露自己的同志身份,負向的職場經驗與感受使得同志員工備受壓力,並出現心理健康議題。然而在面對職場的心理健康議題時,由於「同志」的身份導致無法在合適的時間點求助,例如:尚未跟家人出櫃而缺乏支持系統、擔心主管機關不夠友善而無法求助…等。

營造同志友善的職場環境策略

同志在職場中仍會面臨許多困境,近幾年在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的推動與部分企業自主性的推行同志友善職場的環境策略,現階段仍多停留在鼓勵與友善態度的建構,期待透過建立更具體的行動策略來實踐友善職場環境,下方將以英國為例:

  • 個人:尋求同志友善同儕,越來越多人願意在職場中公開表示支持或者出櫃。透過獲得同儕支持,也夠減少在職場中的孤獨感。
  • 同儕:鼓勵設置員工資源小組(Employee Resource Group)並鼓勵同儕參與,以增加相同身份員工間的支持與交流。
  • 主管階層:針對主管階級參與相關教育訓練,減少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語言,以及鼓勵公開支持性別友善。
  • 企業:檢視招聘流程、工作手冊中提倡性別友善理念、建立同志資源、辦理同志心理健康活動、以企業名義參與同志遊行、辦理員工支持服務方案、友善多元家庭措施、進用多元背景員工與主管、透明且完善申訴制度等。
  • 同志組織:推廣同志友善資源,辦理相關性別友善、同理心、領導等教育訓練、提供志願服務機會,與企業多元合作。
  • 政府:英國於2010年通過平等法(The Equality Act 2010),並於政府網頁中整理出同志心理健康資源,且推動醫療機構針對同志族群制度性且長期性建置性別友善醫療服務。

結語

我國目前在推動同志心理健康議題的角色多為政府機關與非營利組織,其中企業的部分較少參與其中,若有的話多為外商企業,本土企業則較不重視。然而在同志心理健康的議題中,如同前文所述,現代人待在公司的時間超過其他場合,與主管、同事相處的時間普遍性勝過家人,因此企業建立良善的制度與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友善的職場環境仍有能夠促進同志員工的產能與效率,提升其對於公司的認同感,減少人事流動…等諸多好處,對於企業與同志員工而言是一種雙贏的結果。

與我們聯絡

社團法人台灣基地協會(台中基地)
服務時間:週二至週六 13:30-21:30
地址: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二段82號
電話:04-22333252
網站:https://www.gdi.org.tw/

其他同志友善資源看這裡!

同心資源 – 社團法人台灣基地協會 (gdi.org.tw)

更多基地消息
Skip to content